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前庭蜗、舌下神经和头部交感副交感神经

CN.VIII前庭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nerve)

1.下列有关前庭系统(vestibular system)之叙述,何者错误?

(A)前庭膜性迷路(membranouslabyrinth)包括三个半规管(semicircular ducts)、椭圆囊(utricle)和球囊(saccule)

(B)三个半规管之感觉接受器位于膨大之壶腹(ampulla)处,称为斑(macula);椭圆囊和球囊之感觉接受器为嵴(crista)

(C)嵴负责感知角加速度(angularacceleration),斑负责感知线加速度(linear acceleration)

(D)左右两侧之半规管形成功能上之配对,当头部运动导致一侧接受器兴奋时,对侧接受器会受到抑制

(说明)

1.内耳由颞骨岩状部骨内空腔及膜性管道共同组成,骨性管道称为骨性迷路,膜性管道称为膜性迷路。骨性迷路含前庭、半规管,膜性迷路含椭圆囊、球囊(位于前庭内)+三膜性半规管(位于骨性半规管内)。(A)前庭膜性迷路包括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主要区辨骨性迷路和膜性迷路差别,其叙述内容是正确的。



2.每一膜性半规管有一膨大壶腹,内部壶腹嵴(crista)有接受器感受头部旋转。听斑(macula)则是前庭膜性椭圆囊、球囊壁上特化含接受器区,用于侦测地心引力,并非位于半规管构造。很明显(B)选项刻意将壶腹嵴、听斑位置误植来测试考生能否发现。

3.壶腹嵴接受器可感受头部旋转造成内淋巴流动方向改变,因而知角加速度变化;前庭椭圆囊、球囊壁听斑上耳石受地心引力推挤滚动,因而可利用来比较直线加速度,(C)对。

4.右前半规管+左后半规管;左前半规管+右后半规管;右水平半规管+左水平半规管共三对,每对由左、右半规管合组一功能模块,壶腹内毛细胞排列方向相反,当头部产生旋转时,内淋巴流动一定会造成某一侧毛细胞兴奋而另一侧抑制,因此可以区分俯/仰、左/右、顺/逆时针旋转方向的不同,故(D)选项是对的。

2.有关听觉之叙述,何者错误?

(A)右耳之听觉讯息可传入两侧大脑皮质  

(B)听觉皮质主要位于大脑额叶

(C)脑干可发出抑制性讯息抑制内耳听觉接受器

(D) Wernicke's area属于听觉联合皮质(auditoryassociation cortex

(说明)

1.(A)相较身体其它感觉传入过程以对侧传导为主,听觉讯息在传入过程中出现双侧传送。在传送过程中,利用中间转运核(如上橄榄核)造成声音左、右讯号强度差、时间差,如此就可以用来定位音源位置,这是听觉传入路径中很不一样的特色。故(A)选项双侧传送是对的。

2.听觉接受器和本体觉接受器(proprioceptor)一样,同属体内最精密的接受器,它们都拥有中枢传出纤维回到接受器,调节接受器对刺激的敏感度。上橄榄核(sup. olivary nucleus)发出抑制性传出纤维,经耳蜗神经反向回到耳蜗,降低/抑制听觉讯息传入中枢,故(C)选项是对的。

3. Wernicke’s area是指左侧大脑半球的听觉连络皮质(auditory association cortex),专门用于理解别人说话意义。在听觉失认症(auditory agnosia)病人中,左侧听觉连络皮质(=Wernicke’s area)损坏会造成接受性失语症(receptive aphasia),而右侧听觉连络皮质损伤则造成失音(乐)症(amusia)。

4.(B)听觉皮质位于颞叶,尤其是颞上回部分,而非额叶,故(B)选项是明显错误。

CN.XII舌下神经(hypoglossalnerve)

3.下列有关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erve)之叙述,何者为错误?

(A)舌下神经发自于延脑之锥体(pyramid)与橄榄(olive)之间

(B)舌下神经行经于颈内与颈外动脉(internal and external carotid arteries)之外侧

(C)舌下神经支配颏舌肌(genioglossal muscle)、茎舌肌(styloglossal muscle)及腭舌肌(palatoglossal muscle)

(D)与舌下神经伴行的第一颈神经腹侧枝(ventral ramus)支配甲状舌骨肌(thyrohyoidmuscle)

(说明)

1.(A)舌下神经性质属GSE,故神经核、神经发出位置会非常偏中线。但是延脑腹侧中线位置被锥体占据了,所以舌下神经才由其外侧边缘发出,(A)选项是对的。

2.舌下神经下行过程,会位于颈内、颈外动脉浅层,但颈内静脉及其属枝深层,故(B)选项也是对的。

3.舌下神经支配所有舌内在肌、及4条舌外在肌中的3条,只有腭舌肌(palatoglossus)是迷走神经支配,故(C)选项是错的。

4.颈神经丛(cervical plexus)组成神经中,来自C1神经起先会加入舌下神经,与之伴行一小段路之后随即离开,去往支配颏舌骨肌(geniohyoid)、甲状舌骨肌(thyrohyoid),故(D)选项是对的。


头部交感、副交感神经

4.若病人出现缩瞳(miosis),一侧面部出汗减少(anhydrosis),上眼睑下(ptosis)等Horner征候群,其三种典型临床症状皆出现时,最不可能为下列何种疾病所引发?

(A)颈总动脉剥离(common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

(B)颈外动脉(externalcarotid artery)损伤  

(C)脑干栓塞性中风(brainstem infarction)

(D)颈上神经节(superiorcervical ganglion)损伤

(说明)

1.由于交感神经贴附颈总动脉上行到头部,故(A)颈总动脉剥离是有可能造成周边性头部交感伤害,故(A)是对的。

2.交感神经贴着颈内动脉穿进颅,与供应颅外、颈部的颈外动脉无关,故(B)颈外动脉是错的。

3.下丘脑(hypothalamus)发出交感上运动神经元,经由脑干背侧纵走束(dors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下行,故(C)脑干栓塞性中风会造成中枢性头部交感神经伤害。(C)是对的。

4.头部交感神经全部由颈上神经节发出,故(D)颈上神经节损伤会造成周边性头部交感伤害,故(D)是对的。

5.下列有关 Horner's  syndrome 之叙述何者错误?

(A)瞳孔缩小              (B)为交感神经损伤所引起

(C)眼睑下垂(ptosis)    (D)动眼神经受压迫常会引起此症状

解析

1.Horner’s syndrome是指头部失去交感支配,具有典型三病症:缩瞳(miosis)、眼皮下垂(ptosis)、无汗(anhidrosis),因此选项(A)瞳孔缩小、(B)为交感神经损伤所引起、(C)眼睑下垂(ptosis)都是对的。

2.动眼神经具有GSE、GVE副交感功能,事实上整个头部脑神经皆不具有交感功能,头部交感支配是来自上胸部脊髓,经由颈部交感神经节(尤其是最上方的颈上神经节SCG)发出节后纤维,贴附动脉表面来到头部支配标的细胞。因此,Horner syndrome与脑神经伤害无关,故(D)动眼神经受压迫常会引起此症状是错的。

相关考题

6.若病人出现缩瞳(miosis),一侧面部出汗减少(anhydrosis),上眼睑下垂(ptosis)等Horner征候群,其三种典型临床症状皆出现时,最不可能为下列何种疾病所引发?

(A)颈总动脉剥离(common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

(B)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artery)损伤  

(C)脑干栓塞性中风(brainsteminfarction)

(D)颈上神经节(superior cervicalganglion)损伤


上一篇脊神经
下一篇面神经
文章分类: 思考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