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管理贴近日常生活 杨雪兰分享教学六法宝文/张明华2016.3 评鉴双月刊第60期 、 谈到企业管理,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有些人可能以为这是大老板才需要用到的专业技能,然而,对于南台科技大学企业管理系教授杨雪兰来说,这却是你、我、他都需要学习的管理能力。 杨雪兰表示,企业管理的核心领域可区分为两大块,第一块是企业功能,一言以蔽之就是「管、销、人、发、财」,涵盖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事管理、研发管理、财务管理等多元面向。而第二块则包括规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能力。 为了让学生具备理论与实务能力,多次获得南台科大教学特优奖的杨雪兰自有一套教学法宝,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而经常为教学添加创新能量的她,更是台湾少数不仰赖学术论文升等,而以教学成果升上正教授的企业管理领域学者。 「老师的教学方法必须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追求教学的创新才具有意义。」杨雪兰谈到,她的教学创新动力其实是来自学生的学习需求,透过教学现场去思考如何在教学上有所改革,拉近「教」与「学」的距离。教学创新其实没想象中这么困难,她特别与大家分享教学多年来的心得体会与创新教法。 第一招:教学创新要贴近社会脉动 杨雪兰认为,高等教育的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尤其商业脉动瞬息万变,企业管理系学生更要懂得社会脉动,才能掌握先机、站在企业最新发展的浪头上,因此她每周都会带领学生阅读报章杂志刊登的重点财金新闻、分析当前的金融趋势经济发展,并结合台湾近年流行的商业平台,来为教学加入创新能量。 像是台湾近来兴起的「群众募资平台」就是很好的课程案例,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募资平台概念有点像是房地产中的「预售屋」概念,可以透过事先募资的方式提供创业者一笔资金。而它也是免费的宣传广告平台,有助于带起社会能见度,对于资金有限的初次创业者来说是一举多得的平台工具,如此多元功能的募资平台也是企管系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社会脉动信息。 第二招:让学生做中学 累积实务经验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为了累积学生实务经验,杨雪兰说,南台科大向来很鼓励老师带着学生参加民间企业或政府机关举办的创业企画竞赛,一方面提供磨刀的练习机会,另一方面可作为学习成果的展现舞台。她以2014年带学生参加龙腾微笑创业竞赛且获奖的例子为例,这类结合创新、创意、创业的「三创竞赛」,往往每次参加就得耗时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参与过程等于是将课程所学的管、销、人、发、财等领域知识加以整合运用,学生得先上网收集正确数据,再相互讨论,透过脑力激荡思考与整理重点,进而撰写创意企画书、制作PPT等。透过学生实际参与其中,也能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是否将课堂所学融会贯通。 第三招:透过团队合作 培养跨领域沟通能力 企管系学生必须具备跨领域对话能力,才能以自身专业帮助公司整合不同领域人才的研发技能,强化产品特色,提升企业获利,因此,学习如何与其它领域进行沟通、合作也就相对重要。 以龙腾微笑竞赛来说,就是以南台科大工科师生研发的「奈米级隔震系统」来撰写创业企画,因此首要之务要先了解产品特性与优点,所以企管系学生必须与工科师生进行跨领域合作,去实验室看产品,请工科教授与同学示范,了解使用过程需要哪些步骤、需要连结哪些上下游厂商,并从中思考哪些厂商可以作为合作伙伴。 看完创业产品后,还必须到专业产业分析网站收集相关数据,分析该产业的发展现况与未来前景、市值以及各厂商市占率,了解主要的竞争对手及次要对手,才能在商场如战场的激烈竞争中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此外,企管系学生也要扮演「业务员角色」,将产品优势与特色介绍给客户知道,因此也要协助工科学生将创业产品的使用过程、相关数据、客户使用心得拍成宣传影片,就像Google推出智慧眼镜时,特别拍摄一段使用情境模拟影片,让客户了解产品特色在哪里。 杨雪兰说,可别以为影片愈长愈好,这样反而会让宣传效果打折扣,学生也须学习如何取其精华、撷取重点,让产品在有限的宣传时间发挥最大营销效益。 第四招:从模仿学习入手 进而激发创新思考 所谓重赏之下有勇夫,要在大型创业竞赛中获奖,往往得「过五关、斩六将」,经过重重关卡,但不少民间企业的大型创业竞赛因奖金丰厚,如龙腾微笑竞赛首奖就有高达两百万奖金,因此也成为各大学的兵家必争之地。为脱颖而出,如何想方设法撰写一份具竞争优势的创业企画书,也就成为能否获得评审青睐、通过初赛审核进入复赛的第一步。 杨雪兰表示,好的企画案要具备「一目了然、确实可行」的特点,必须要能有实际创业的目标蓝图,甚至可以预估获利多寡,绝不能是空中画饼的浪漫想法,因此,光收集数据的前置作业就得花上两三个月时间。 但万事起头难,对初次参赛的企管系学生而言,对于如何撰写企画书根本毫无头绪,此时杨雪兰为帮助学生快速了解与上手,会巧妙运用见贤思齐的模仿创新教法,从其它优秀的企画书成品中学习撰写的眉角与特色,再将其融会贯通、激发创新,让学习不会像无头苍蝇般,不知该往哪里飞,才能找到目标物。 第五招:社群软件集思广益 加强团队互动 撰写创业企画书的过程就如同是「长期抗战」般,必须仰赖良好的沟通互动,因此杨雪兰特别利用时下流行的社群软件如脸书社群、成立line群组等来「互通有无」,作为师生的沟通辅助平台,一旦团员忽然「灵光乍现」,想到什么好点子时,就可以及时将想法传递给其它团员与老师知道,避免创意因为来不及动笔写下而溜走。 但杨雪兰也强调,尽管社群软件具有实时通讯的便利性,但也不能完全只仰赖社群软件,重要信息最好还是透过电子邮件往返较佳,一方面可以在寄出讯息前有比较长的时间思考,另一方面也可整合完整信息于一封电子邮件中,避免让重要讯息「散落」在一封封短讯里而不小心错过。 第六招:培养财务规划能力 练好基本功 对企管系学生来说,如何具备良好的财务规划专业、懂得编企业预算,是很重要的基本工,为此杨雪兰特别开设「财务规划」课程,透过一学期的时间,教导学生看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并透过四大课堂作业报告,让学生练习,强化规划能力。 以第一份作业为例,就是让学生为目前上市上柜公司进行财务分析,从中了解优质企业如何进行现金流量控管,以及负债比例与获利能力,藉此掌握企业管理要领。第二份作业则是创业企画书,并透过前述的三大报表来进行预测规划,让学生模拟创业者,为自己作一份创业规划,了解创业风险以及几年内可以损益平衡等重点。 第三份作业则是学习找寻资金来源(融资管道),亦即培养创业者所需的「找钱能力」,像是奖励、补助、低利借贷、创投等资金来源平台,以免创业者因资金不足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最后一份作业是项目成本效益分析,像是获利率的分析等。杨雪兰希望透过上述循序渐进的练习方式,让企管系学生可以一步步打下重要基本功,为将来迈入职场做好准备。 企管能力影响每个人 从上述教学法宝来看,企管系所学似乎包山又包海,学生必须具备精通十八般武艺的能力,但对杨雪兰来说,这样的企管能力并非只有企管系学生才需要了解与学会,几乎每个领域都会涉及管理能力,从小至个人到大至一个国家,都需要具备管理的能力,才能让社会更进步。 投身高等教育迄今,回首教学路的杨雪兰笑着说,虽然带领学生参加创业竞赛得花上许多时间,投入相当大的心力,但透过参赛过程,能让学生从中学到团队合作、抗压能力、口语表达、即席反应,这些都是书本理论学不到的东西,也是她为何特别让学生从「做中学」的原因所在。许多参加过竞赛的学生都表示自己收获良多,尤其是在竞赛得奖时的喜悦神情,更让身为老师的她看了难以忘怀,因此,即使带学生参赛的过程再辛苦,杨雪兰也都觉得很有价值与成就感。
上一篇解剖学教学改革方案
|